张坚:普法工作要加大力度突出重点

2015年03月12日 11:17 来源:人民网打印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日前,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针对当前普法工作提出建议,他希望提升普法工作的地位,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把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象。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但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治观念的影响,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身为政法战线的领导干部,张坚对当前普法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认识十分清晰,他认为主要体现在,对普法的效果缺乏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考评体系;普法工作缺乏系统的、长远的规划,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存在着重知识、轻理念的倾向;普法责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执法司法机关往往把普法工作当作软任务来对待。

  因此,张坚建议,要提升普法工作的地位并加大力度,“要把普法上升到国家层面,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一起统筹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制定《普法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对普法作出规定。”同时,张坚希望加强普法考核明确责任,强化党委对普法工作的统一领导,厘清执法、司法、宣传、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普法工作中的职责。

  在普法内容上,张坚建议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加强基本法律以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防止普法工作与群众需要相脱节。在普法对象上,要把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广大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将法律列入各级党政机关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领导干部任职考核和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必备内容。

  此外,张坚还希望在普法工作中要转变理念丰富形式,要尽快实现从“知识灌输”到“理念培育”的转变。要创新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拓宽法治宣传教育渠道,依托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微博等各种载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覆盖面和渗透力。广泛开展以案说法和警示教育,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ICP10046031-10